source: 经验传播的有损压缩 -#40

🗒️我的笔记

经验传播的有损压缩 -#40 - GeekPlux

  • 最近从 You can’t reach the brain through the ears一文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——我们很难从别人那学习经验:
    • 我们传递的信息是经过“有损压缩”的。语言毋庸置疑是我们用到的最多的信息传递方式,但传递者在组织语言时会损失一部分信息量,而接收者在接收时也会损失一部分信息量。
    • 我们更倾向于不相信听到的信息。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持质疑的态度。
    •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别人的经验可能真的完全不适用于自己。
    •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些防线,在防线外的知识或经验是可以轻易改变的,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无所谓。但是防线内部的一些则是很难改变的固有观念。这是一种保护机制,设想一下,如果别人的观念、说教、经验很容易灌输给我们的话,那我们每天要遭受到无数的信息“攻击”,这会导致我们自身信念的崩溃,所以我们设立了“防线”来保护自己不受外界“侵害”,但这也阻碍了我们吸取教训。
  • 但反过来讲,如果是我们作为传递者,而别人作为传播者,我们又觉得自己的声音一定能传递给他人。这是不是略有悖论,我们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认为别人影响不了我们,而我们肯定能影响他人。。。
  • 这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:
    • 从信息输入的角度,我认为我能做的是——优化自己的思想“防线”。在保护好自身理念的同时,吸收更好的知识,学习别人的经验,摒弃自身的陋习。我经常说“经历了才懂”、“醉过才知酒浓,爱过才知情重”,但真正有智慧的人,我觉得是能直接从别人身上学习经验的,没必要非得自己经历了才懂,少走好多“弯路”。
    • 从输出的角度,我则认为是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尽力把每个事情讲清楚、讲透彻。我们很容易陷入知识诅咒 的陷阱,下意识地认为别人也知道自己所知道的。其次要坚持输出,多表达多写,这样被“有损压缩”的那部分才会相对变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