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urce: 为什么有些人害怕麻烦别人? (qq.com)

🗒️我的笔记

得体的社会规范

  • 原因很简单:这样一个社会是结构化的:整个社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构起来,它相当于已经挖好了各种各样的「坑」,再把每个人放进对应的坑里。
  • 尤其是当这个社会有一定的历史时,这种现象就很容易沉淀下来,形成一套社会规范。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
  • 在这套社会规范下,每个人在什么样的场合、面对什么样的人,该说什么样的话,用什么样的姿态,说什么样的内容……都是有一定的规则和要求的。
  • 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到这个外在的社会规范的约束,是它指导着我们跟别人交际、沟通。
  • 如果我们的言行符合这套社会规范,就可以称为「得体」;反之,就是「不够得体」。
  • 这种现象在每一个社会里面都存在,区别只在于程度不同:有的社会仅局限在某些较小的圈层里;有的社会则更看重这一点,在更大的范围内用它来指导每个人的言行。
  • 在这种环境下,尽量使自己的言行「得体」,就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。因为它说明你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人,是能够理解这套社会规范、良好适应这个社会的。反之,你就有可能被这个社会所排斥和淘汰。 认知契约
  • 具体来说,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种认知:我的时间是属于我的,是我最稀缺也最重要的资源,我不允许别人无故占用它。因为你占用了我的时间,就意味着我能够使用的时间减少了,那么,你是否值得我付出这样的代价?它能为我带来什么?
  • 这就形成了一种**「契约」:我不希望你平白无故占用我的时间,因此,我也不希望平白无故地占用你的时间。**
  • 它会成为一种共识,成为每个人默认别人知道、认同并接受的社会规则。我们用它来规范自己,也用来规范别人。
    • 2. 一个人的时间,本来就有一部分是用在外部的。
      • 我们不希望被占用时间,一个核心假设是:我的时间是全都属于我的,不应该被别人占用。
      • 但实际上,人永远活在社会之中,没有人能够切断一切跟外界的联系。这意味着:你的生活和工作中,一定会有一些时刻,被来自外界的信息和事件「插入」。可能是朋友的请托,可能是家人的干预,可能是领导的指示,可能是客户的要求,甚至,可能是一些料想不到的意外,等等。
      • 因此,一个有效的应对方法,就是转变自己的思维:
      • 你生活在社会中,你所享受到的一切,都离不开来自外界的支持。因此,在你的生活里,本来就应该拨出一部分的时间精力,去回应外界的信息。这本来就是你的义务。
      • 不妨把这部分时间叫作「对外时间」,那么:
        • 如果这部分对外时间刚好被占满,那很合理,本就应当如此;
        • 如果这部分对外时间有盈余,那就是「我赚了」,不妨把它好好利用起来;
        • 如果长期来看,这部分对外时间不够用,那可能就需要考虑:我是不是花在「自己」身上的时间和资源太少了?是不是需要拒掉一些纯粹的「别人的事情」,留出更多的时间给自己?
      • 如果每个人都能接受并认同这一点,把它作为一个新的假设和共识,替代掉「我的所有时间都是属于我的」这条旧的假设,那么,当我们去「麻烦」彼此时,也许就没有那么困难了。